弘揚憲法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組織2019年北京教育系統(tǒng)“國家憲法日”主題系列活動
http://www.haleywang.com2019年12月06日 10:13教育裝備網
為慶祝第六個國家憲法日,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自覺成為憲法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wèi)者,構建尊重憲法和法律權威、崇尚法治精神的校園文化,12月4日,2019年北京教育系統(tǒng)“國家憲法日”主題活動在石景山區(qū)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行。教育部政策法規(guī)司副司長王大泉、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家貞、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李奕、市司法局副局長馬燕、北京教育音像報刊總社書記社長李開發(fā)等領導出席。各高校、各區(qū)教委、部分中小學校主管法治工作負責人及師生300余人參加活動。
本次現場活動是由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北京教育音像報刊總社主辦,石景山區(qū)委教育工委、石景山區(qū)教委承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活動開場,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李奕帶領全場人員誦讀憲法部分章節(jié)。現場嚴肅莊重,與會者一字一句、擲地有聲,共同在誦讀中領悟憲法精神、感受憲法威嚴。
李奕同志在講話中強調,做好以憲法教育為核心的法治教育,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具體舉措,也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各級各類學校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加強和改進法治課堂建設。堅持法治教育課堂教學主渠道,優(yōu)化課程設置,上好講透憲法法治基本理論。要以特色工作和品牌提升憲法法治教育活動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將受學生關注的特色活動項目,搭建成弘揚憲法精神、樹立法治觀念、陶冶道德情操、厚植愛國精神的生動載體。
活動現場,與會人員和學生們觀看了《腳步2019——北京教育系統(tǒng)法治教育回眸》紀實片,共同回顧今年北京教育系統(tǒng)法治教育的大事件,發(fā)布了各單位憲法教育活動開展情況,表彰了優(yōu)秀學校和作品,欣賞了獲獎文藝節(jié)目,展現了首都教育系統(tǒng)營造學法氛圍、推進法治教育的堅實腳步。此次現場會將2019年全市教育系統(tǒng)“12·4”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系列宣傳活動推向了高潮。
北京教育系統(tǒng)始終牢記首都“四個中心”的戰(zhàn)略定位,強化“四個意識”,堅持首善標準,努力構建法治教育的大格局,立爭在宣傳憲法、學習憲法方面走在前列。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組織的全市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活動貫徹全年。教育活動中突出憲法法治教育的重要地位,以“弘揚憲法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主題,堅持把宣傳憲法與宣傳制度自信有機結合,與植根愛國主義情懷有機結合,講好中國憲法故事,增強憲法自覺,推動憲法精神深入人心。
一是廣覆蓋。堅持做好加強憲法知識普及,以“國家憲法日”為教育契機,組織全市大中小學校萬余名師生參與“憲法晨讀”,引導學生認真誦讀和學習憲法原文。截止日前,今年共有2288所學校,255,899名師生通過憲法小衛(wèi)士、憲法知識問答、憲法微課堂等形式,登錄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參加了全國“學憲法 講憲法”系列活動,積極參與憲法學習成為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的共識。
二是多形式。今年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先后采用征集“我與憲法”視頻、憲法演講比賽、憲法法治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組織市級主題活動20余場次。在《法治與校園》普法讀物、法治教育優(yōu)秀作品征集、中小學法治教師基本功展示等項目中,通過編寫憲法知識短文、收集憲法宣傳作品、編研憲法優(yōu)秀課例等形式,突出憲法教育元素。各級各類學校也紛紛利用開學第一課、國旗下講話、主題班隊會等時機,采用憲法誦讀、憲法臨摹、憲法故事會等多種形式開展憲法教育,廣大師生自覺遵守憲法,主動學習憲法的觀念意識基本形成。
三是重實效。努力把握憲法教育的內在規(guī)律,堅持效果導向,強調憲法教育教師“用心”,憲法學習學生“入心”,力爭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憲法學習中受益。教育中根據新時代學生特點,既重視憲法理論知識和基本條款的宣講,又重視憲法精神和憲法理念的教育。深化教法攻堅,建設教師課堂研修平臺,鼓勵教師積極探索多種教學形式。注重示范引領,建設4個市級“法治知識進課堂”基地校、啟動市級中小學法治教育名師工作室,豐富教育方法,深入問題探討,引導案例辨析,憲法法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增強。
四是強協(xié)同。注重積極統(tǒng)籌資源,加強與公檢法司、共青團等部門合作,形成了協(xié)力推進憲法教育的工作機制。在今年秋季開學,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聯(lián)合市司法局舉辦了2019年秋季開學第一課“守護國旗 唱響國歌 致敬國徽”主題法治宣傳教育進校園活動,在廣大中小學生中宣傳普及國旗國歌國徽知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培育愛國主義情懷,增強憲法法治意識,營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圍。積極和北京教育音像報刊總社、北京教科院、人大、政法、首師大等高?蒲性核献,先后成立了北京市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北京市法治教育研究基地,協(xié)同推進憲法教育不斷深入。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